中国邮票回收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 场A1093包房
手 机:15210093958 汪先生
QQ:2586199133
邮箱:2586199133@qq.com
网址:http://www.58ybk.com
第一套人民币简介
发行时间: 发行时间:1948 年 12 月 1 日 停止流通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1955 年 5 月 10 日 发行方: 发行方:石家庄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设计者:王谊久、 设计者:王谊久、申乃镛 面额: 面额:12 种 版别: 版别:62 种 1948 年 11 月初,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时任华北区政府主席的董必武提出,要在平津解放前,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解放区统一货币,于是将原 定 1949 年 1 月 1 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的决定,提前到 1948 年 12 月 1 日。这是中国金融货币史上一个最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人民银行总 行在石家庄成立,这一天,发行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简称人民币。也就是后来的“第一套人民币”。第一套人民币上的行名、年号和面额均出自当时华 北区政府主席董必武之手。
每一个见过第一套人民币的人都会对票面上的图案留下深刻的印象,据第一套人民币最初设计者回忆,最初送审的货币票面上印的是毛泽东头像, 但是毛主席说:“人民币是属于国家的,是政府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头像印上呢?”于是,人民币上的图案就改成了 与当时经济建设和新社会的人们生活有关的图案,如农耕、纺织、交通、运输、工厂和矿山等。“人民”两字说明这个钞票的性质是全国性的、全国人民的。 第一套人民币既是战时货币,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恢复时期的货币,它首先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一切为了战争的胜利”,解放军打到哪里,人 民币就跟进到哪里。人民币的发行保证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军,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最终成为统一的全国货币,成为全国唯一的合法货币,结束 了国民党统治下几十年的币制混乱历史。 第一套人民币票版的设计制作主要由解放区的印钞厂承担,奠定了我国人民币印制事业基础。由于历史条件所限,第一套人民币采取了多地区分散设计、 制版、印刷和分地区就近发行的办法,而且在长期印刷和发行中,其纸张、水印、印刷工艺、暗记、冠字号码等特征,都作了很多改动,造成钞劵质量
参差不齐,因此第一套人民币有着相当繁杂的版本。 第一套人民币共 12 种面额 62 种版别,其中 1 元券 2 种、5 元券 4 种、10 元券 4 种、20 元券 7 种、50 元券 7 种、100 元券 10 种、200 元券 5 种、500 元券 6 种、1000 元券 6 种、5000 元券 5 种、10000 元券 4 种、50000 元券 2 种。由于当时存在着通货膨胀严重以及物价高涨的问题, 因此第一套人民币没有发行辅币,也没有发行金属货币。另外第一套人民币也没有水印,防伪效果较差。 第一套人民币的收藏中素有被专家称为“十二珍品”的“伍元水牛图”、 “贰拾元打场图”、 “壹佰元帆船图”、 “伍佰元瞻德城图”、 “壹仟元马饮水图”、 “伍 仟元牧羊图”、“伍仟元渭河桥图”、“伍仟元蒙古包图”、“壹万元骆驼队图”、“壹万元牧马图”、“伍万元新华门图”、“伍万元收割机图”。这 12 种的收集难 度最大因为其流通数量非常少,价格每每创出天价。
第一套人民币面值多且种类复杂,而且流通时间短,部分版别的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和流通数量非常少。更为遗憾的是,当时的人并没有想到它的收 藏价值,在 1955 年全国发文要收回时,短短 100 天,就收回钱币流通量的 98.1%。这是几套人民币回收最快的一次。当年很多人为了填饱肚子,根 本没有想到它的历史价值,银行也没有保留原始档案,导致留存下来的甚少,能将之集全者实属凤毛麟角。
工人和农民 1 元
工厂 1 元
帆船 5 元
水牛 5 元
织布 5 元
牧羊 5 元
工人与农民 10 元
锯木与犁田
钻田与矿井 10 元
六和塔(咖啡色) 六和塔(咖啡色)
六和塔(蓝色) 六和塔(蓝色)
打场 20 元
帆船与火车 20 元
立交桥 20 元
驴子与火车 20 元
推煤车 20 元
工人和农民 50 元
列车 50 元
列车 50 元
火车大桥(红色) 火车大桥(红色)
蓝色) 火车与大桥 50 元(蓝色)
水车与矿车
压道机 50 元
工厂与火车 100 元
北海桥 100 元(黄色圆 3 版)
耕地与工厂 100 元
工厂 100 元
北海桥蓝色 100 元
轮船 100 元
驮运 100 元
万寿山 100 元
长城 200 元
排云殿 200 元
收割 200 元
颐和园 200 元
种地 500 元
农民与小桥
起重机 500 元
收割机 500 元
正阳门 500 元
瞻德城 500 元
双马耕地 1000 元(平 3 版)
三台拖拉机 1000 元
运煤与耕田 1000 元
牧马 1000 元
秋收 1000 元
钱江大桥 1000
渭河桥 5000 元
耕地机 5000 元
蒙古包 5000 元
拖拉机与工厂 5000 元
牧羊 5000 元
军舰 10000 元
双马耕地 10000 元
骆驼队 10000 元
牧马 10000 元
收割机 50000 元
新华门 50000 元
第二套人民币简介
发行时间: 发行时间:1955 年 3 月 1 日 停止流通时间: 年只收不付; 停止流通时间:53 版 64 年只收不付;56 版 70 年代收回 发行方: 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 设计者:罗工柳、周令钊、 设计者:罗工柳、周令钊、王式廓 面额: 面额:11 种 版别: 版别:16 种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一全国财经工作,在很短的时期内实现了金融物价的基本稳定,国民 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财政收支基本实现了平衡,并略有结余。为了进一步健全和巩固我国的货币制度,以便利交易和 核算,国务院于 1954 年 12 月 21 日发布命令,责成中国人民银行自 1955 年 3 月 1 日起发行新币 (第二套) 收回旧币 , (第 一套),新旧币的折合比率为新币 1 元等于旧币 1 万元。 11 种面额 16 种版别,首次发行金属分币 种版别, 第二套人民币共发行了 11 种面额,分别是纸币 1 分、2 分、5 分、1 角、2 角、5 角、1 元、2 元、3 元、5 元、10 元; 第二套人民币 由于后来对 1 元券和 5 元券的图案、花纹进行了调整和更换颜色。这套人民币面额结构较为合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 具有完整货币体系的人民币,首次实行主辅币制,并发行了金属分币,使新中国货币进入纸、硬币混合流通的时代。从此人民 币的币值得到空前稳定,其面额结构体系成为未来各套人民币结构体系的基础。当时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袁世凯时期, 一镑银元买一锅牛肉;蒋介石时期,一万法币买一条牛腿;毛泽东时期,一百元人民币买一头小牛。”
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由外国代印人民币 由于当时国内印钞生产能力不足,又缺少高档专用印钞纸,因此面额 3 元、5 元、10 元的人民币由国内设计绘样,委托 前苏联代印,称为苏印“三种票”。后来,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废除中苏两国经济技术合作的各项协议,召回在华工作的全部苏 方专家,导致中苏关系恶化。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紧急措施, 1964 年 4 月 14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限期收回三种人 民币票券的通知》,规定从 4 月 15 日起,苏印“三种票”停止在市场流通,至 5 月 14 日止为收兑期。 收回苏印“三种票”后,市场上大票缺乏,不利于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为此,1962 年 4 月 20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 深棕色 5 元券,其主景图案与苏印 5 元券相同,但该原版是由我国自己的雕刻师刻制的,印钞纸首次采用了国产满版水印纸。 由于当时不具备生产 10 元券的条件,因此,该 5 元券是第二套人民币中我国自己设计、雕刻、印刷及当时一段时期内市场上 流通的最大面额货币,在当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这套人民币中面值 3 元、5 元、10 元纸钞是新中国人民币由其他国家代印 在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体现。
人民币设计背后的故事
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得到了邓小平、 陈云、 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极大的重视和关怀, 尤其是周总理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该套人民币的初步设计方案,于 1950 年 1 月上报中共中央,同年 5 月,中央原则批准。1951 年 2 月,中国人民银行再次 上报了人民币的设计、印刷方案。周恩来亲自审核了该方案及每一个票版的画稿,传达了毛主席的指示,即人民币上不要印毛 主席的像、 “中国人民银行”行名排列应将从右向左改为从左向右的顺序排列, 并提出了许多重要修改意见, 5 元券的主景“民 如 族大团结”,周恩来指出:“民族大团结的主景可用,但根据毛主席的意见不要把他的像画上”,后换为两幅语录牌,周恩来定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及“中国各民族大团结万岁”等要求重新修改完善。中央领导人的极大关怀和明确指示,为很好地完成 这套人民币的设计与印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字样, 为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职员马文蔚书写, 已成为精品, 后两套人民币仍沿用此字体, 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行标基本采用这一字体。
1分
2分
5分
1角
2角
5角
黑1元
红1元
2元
3元
5元
5 元(1956 年版)
大黑拾
第三套人民币简介
发行时间:1962 年 4 月 20 日 发行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2000 年 7 月 1 日 发行方:中国人民银行 发行方: 设计者: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 设计者: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澍 面额:7 种 面额: 版别: 版别:13 种 收藏人民币就是珍藏一段历史。第三套人民币 1962 年 4 月开始正式发行,直到 2000 年 7 月才逐渐从老百姓的生活中淡出,在市场上共流通 第三套人民币从 第三套人民币 了 38 年,是现有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也是我国首次完全独立设计、印制的一套纸币。
狠下一条心, 狠下一条心,独创绝密印刷技术 自 1962 年 4 月 20 日起至 1980 年 4 月 15 日止,共印制发行了 7 种面额、13 种版别的第三套人民币,因版面下端印有“一九五九年”字样,故
称为 “五九”版。1962 年 4 月 20 日公布发行的两种面额人民币,即 1956 年版棕色 5 元券和 1960 年版枣红色 1 角券,前者系对 1955 年 3 月 1 日发行的酱紫色 5 元券的更换调整,故属第二套人民币的最后一个版券;后者才是第三套人民币的开始,设计小组成员为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 陈若菊、邓澍等 5 人。
第三套人民币诞生在六十年代初期的困难时期,原计划从国外引进高级印钞机,结果因国际关系紧张而“泡汤”。中国年轻技术员李根绪向北京的 苏联专家康诺诺夫讨教,结果这位 “老大哥”连连摇头说:“这是仅次于原子弹的绝密技术,不能外传。”有着强烈自尊心的中国制钞专家,横下一条心, 战胜一系列困难,反复研制最新工艺,终于使我国第三套人民币一步跨越了二十年,跻身于当时国际一流水平,结束了依靠外国人印钞票的时代,并 于 1964 年 4 月断然收兑前苏联代印的 3 元、5 元、10 元券人民币。
三元券退出人民币, 三元券退出人民币,面额版别均创历史最低 第三套人民币主币面值为 1 元、2 元、5 元、10 元四种,从这套币起取消了 3 元券的发行,辅币是 1 角、2 角、5 角三种,共 7 种面额,全套面 值合计 18.80 元。这套人民币在设计上注重美感,突破了中国传统纸币四边框呆板的形式,构图全部采用开放式,集中反映了工人阶级的新面貌,展 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在印刷色彩上趋于明亮化,采用多色彩印,大大提高了这套人民币的艺术鉴赏价值。这套人民币防伪措施进一步提高,人 民币主景和面额文字及衬底花纹都采用了雕刻版,主币采用了五角星满版水印,10 元券采用了天安门固定水印。第三套人民币在有限的空间里,展现 了开阔深远的意境,令人耳目一新。它记载了一段特殊、宝贵的历史,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典型的文物特征和社会史料研究价值,也具备特定的历史 纪念意义。
背绿 1 角
枣红 1 角
1 角(背紫) 背紫)
1 角(蓝二冠) 蓝二冠)
1 角(蓝三冠) 蓝三冠)
2 角(二字冠) 二字冠)
2 角(三字冠) 三字冠)
5角
1 元(二字冠) 二字冠)
1 元(三字冠) 三字冠)
车工 2 元
5 元(二字冠) 二字冠)
5 元(三字冠) 三字冠)
10 元(二字冠) 二字冠)
10 元(三字冠) 三字冠)
第四套人民币简介
发行时间: 发行时间:1987 年 4 月 27 日 停止流通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部分仍在流通中 设计者: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 设计者:罗工柳、周令钊、侯一民、陈若菊、邓澍 面额: 面额:9 种 版别: 版别:14 种 从 1967 年 1 月提出设想,到 1979 年 12 月“彩色设计稿”获国务院原则同意,再到 1987 年 4 月发行,第四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的诞生之路走了 20 年。 第四套人民币 从这套人民币开始,熟悉了数“大团结”的中国人, 重新接触到 50 元、100 元的“大钞”。 也是从它开始, 中国的“国家名片”改变了“工农兵”的单调面孔: 不但出现了领袖的头像,也给少数民族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舞台。 9 种面额 14 种版别 第四套人民币从 1987 年 4 月 27 日开始发行,至 1997 年 4 月 4 日止,共发行了 9 种面额,14 种票券。其中 1 角券 1 种,2 角券 1 种,5 角 券 1 种,1 元券 3 种(1980 年版、1990 年版、1996 年版),2 元券 2 种(1980 年版、1990 年版),5 元券 1 种,10 元券 1 种,50 元券 2 种(1980 年版、1990 年版),100 元券 2 种(1980 年版、1990 年版)。
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第四套人民币是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从 1967 年 1 月总行提出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设想,到 1985 年 5 月定案,历时 18 年,这期
间经历了曲曲折折,排除了各种极左干扰,最终避免了第四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的灾难。
领袖头像登上“国家名片” 为了科学地概括“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第四套人民币 100 元券上突出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命家的侧面浮雕像,开创了建国后人民币中以领袖头像作图案的先河。 改革开放浪潮催生 50、100 元人民币 、 第四套人民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起初并未考虑发行 50 元券、100 元券两个票种,后来广大群众纷纷反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中国市场上货币流通量猛增。最大面值为 10 元“大团结”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希望发行较大面额的人民币。银行经过多方比较,为便利流 通和交易,决定满足群众要求,经国务院批准,发行这两种大额票币。
印制技术再攀高峰, 印制技术再攀高峰,直追世界领先水平
第四套人民币的纸张光洁度和坚挺度很好,耐折,耐磨,耐腐蚀。该套人民币分别形成固定水印、半固定水印、不固定水印三种图案,工艺要求 极高。如 100 元券的毛泽东侧面浮雕水印像和 50 元、10 元券的工人、农民防伪水印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第四套人民币的油墨技术、纸浆 中掺入的纤维和彩点等技术指标在当时都是极为先进的。而且在 1990 年版的第四套人民币 50 元和 100 元券中,还有一道贯通上下的黑色金属安全 线,供人们透视辨别真伪。
1角
2角
5角
1元
2元
5元
10 元
50 元
100 元
第五套人民币简介
发行时间: 发行时间:1999 年 10 月 1 日 停止流通时间: 停止流通时间:正在流通中 设计者:刘文西、马荣、曲振荣、徐永才、 设计者:刘文西、马荣、曲振荣、徐永才、赵启明 面额: 面额:8 种 版别: 版别:15 种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 年 10 月 1 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 周年之际,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 行第五套人民币(1999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1999 年版)的发行是我国货币制度建设的一件大事,是我国目前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科技进步的有力证明,也是为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两个版本成就人民币历史新高 1999 版的第五套人民币共有 1 角、5 角、1 元、5 元、10 元、20 元、50 元、100 元八种面额,其中 1 元有纸币、硬币 2 种。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需要,增加了 20 元面额,取消了 2 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2005 年,中国人民银行 再次发行第五套人民币 100 元、50 元、20 元、10 元、5 元纸币和 1 角硬币共 6 种版别,与 1999 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等 值流通。 2005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 既属于第五套人民币的范畴, 是对现行流通的 1999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继承, 又是对 1999 年版第五套人民币的创新和提高。
设计印制体系集大成
第五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完全独立设计与印制的货币,这说明我国货币的设计印制体系已经成熟,完全有能力 在银行系统内完成国币的设计、印制任务,且此套新版人民币经过专家论证,其印制技术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艺术欣赏价值集大成
第五套人民币通过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桂林山水、长江三峡等有代表性的图案,进一步体现出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 史和壮丽的山河,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弘扬了民族文化。
使用便利集大成
第五套人民币的主景人物、水印、面额数字均较以前放大,尤其是突出阿拉伯数字表示的面额,这样便于群众识别,会收 到较好的社会效果。第五套人民币在票幅尺寸上进行了调整,票幅宽度未变,长度缩小,便于使用和携带。
防伪效果集大成
第五套人民币应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在防伪性能和适应货币处理现代化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可以说,这是一套科技含量 较高的人民币。 人民币集大成之作——第五套人民币将陪伴我们在市场流通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假以时日,第五套人民币 必将成为人民币收藏的后起之秀。
1元
5元
10 元
20 元
50 元
100 元
纪念钞介绍
我国发行的纪念钞 纪念钞,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关于某一重大政治题材为背景的具有纪念意义的钞票。纪念钞的发行,进一 纪念钞 步彰显了我国货币发行体系的成熟和完善,国家的开放和自信。纪念钞属于法定货币,发行量比较小,在收藏投资中都表现出 不俗的潜力。
为了面对广大收藏者,在意义、设计、防伪和发行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纪念钞的纪念意义 至今我国共发行了 3 套纪念钞:1999 年发行的新中国成立建国 50 周年纪念钞、千禧年发行的龙钞和双连体、2008 年 奥运纪念钞。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重大纪念意义:纪念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迈入新千年,以及在中国首次召开夏季奥运会。
新颖独到的单独设计
纪念钞的图案大多数都是单独设计的图案,绝大多数都跳出了流通钞的设计框架,因此非常新颖耐看,也增加了不少纪念 意义的独特设计。
比人民币先进的防伪技术
防伪技术大多要比同期的流通钞更好,可以发现,2008 年我国发行的奥运会纪念钞,已经开始采用了很多先进的防伪技 术。同时 1999 年发行的新中国成立 50 周年纪念钞,防伪技术明显要比同年发行的 100 元流通钞更好。这其中的原因是,纪 念钞可以被当成防伪技术的试验基地。
建国 50 周年纪念钞
10 元奥运纪念钞
澳门 20 元奥运纪念钞
香港 20 元奥运纪念钞
邮票回收 邮票收购 http://www.52y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