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

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中国邮票回收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 场A1093包房

手 机:15210093958  汪先生

QQ:2586199133

邮箱:2586199133@qq.com

网址:http://www.58ybk.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半个世纪的“邮票缘”藏品资讯

半个世纪的“邮票缘”

分类:藏品资讯 浏览:
半个百年的“邮花缘” 1950年八月,投递员蹬着自桥式起重机把一封从山西省翼城县寄来的家信送到雅安县(今雅安市雨城区)某扳机单位的收发室。   收信人是年青的南下干部吉林。从收发室办公担任职务的人那边一接过信,吉林的视线迅即被那信皮儿上的邮花吸引了。这张妃色的邮花是四张套票中的一张,上头印着笑颜可掬的毛泽东头像,还有金亮晶晶的天安门,邮花上“中华百姓民主国开国记念”的字样格外引人瞩目。   回到家,吉林和妻子儿女张玲交换意见,表决想尽一切方法,把这套邮花中的其他三张也找到,使聚在一起成完整的一套“中华百姓民主国开国记念”邮花。   三年往后,小两口儿终于符合愿望以偿地使聚在一起齐了这套邮花。   “我们1948年婚配,婚配后,就一直喜欢使聚在一起些悦目的邮花。不过这套‘中华百姓民主国开国记念’,则是我们两口儿对邮花首次有目标地使聚在一起。”现在已79岁高龄的吉林回想道。   “那往后,我们一直在不断地使聚在一起自个儿合意的邮花和邮戳儿,迄今,已经50积年了。”对于自个儿和夫婿的“邮缘”,说话时的这一年74岁的张玲对记者讲道。   半个百年   邮花陪我们一路走来   说话时的这一年四月,吉林和张玲夫妻赴北京加入了专门为金婚老人举办的庆贺活动。   1948年,两位老人先后莅临了雅安。在这处,它们百年好合,更和邮花结下了一段感情深厚。   “(上百年)50时代初最早着手使聚在一起邮花时,仅只感到邮花悦目。后来有目标地收集保藏一点小规模张和套票。(上百年)80时代往后我们系统地购买国度发行的邮花,没察觉中,我们收集保藏的邮花越来越多,有了众多专题和系列,我们也起小儿两口儿成为了老两口。”张玲向记者绍介起自个儿和最爱的人的“邮花情史”,“我们家里集邮,主要是他操刀,我匡助,一齐上战场打仗。”   “那时刻集邮全凭兴致,邮花也不靠买,而是从单位收发室用过的废信皮儿上拆下来,还是是从亲友写给我们的个人信件上获得。要是我们寄给另外的人的信件上也有我们合意的邮花,我们便会叫收信人在给我们写回信时,就贴上那张邮花,又给我们寄归来。”张玲说着,禁不住笑道。   伉俪携手   “龙戳”荟萃人的共同体图腾   1988年,这一年是吉林的本命年,龙年。   就在这龙年的一天,夫妻俩忽然想到,既是龙是自个儿人的共同体的象征,那为何不看看上国到尽头有若干地方的地名里包括“龙”字呢?于是,伉俪俩查地图,问资深专家,终于找出当初全国共有723个地方的地名里携带“龙”字。吉林夫妻兴奋异常,表决使聚在一起齐备部这些个地方带有“龙”字的邮戳儿,荟萃成来自全国各地,极其少有的“龙戳”。   “我们说干就干。”吉林一边儿微笑一边儿描写着当年的情形,“我们照着地址,在信皮儿上写好这些个带‘龙’字的地名,附上往回寄的邮费,一一递送出去。而后,就等着盖上了当地邮戳儿的信件寄归来。”   果然,在这个龙年接下来的8个月里,寄出去的信件从全国各地源源不停地寄回雅安。“那段时间,光是收拾这些个邮件,就把我们忙得不亦乐乎。”张玲讲道,脸上绽放着美滋滋的笑颜。   8个月下来,前后一对照,寄出去723封邮件,那里面654封盖着“龙戳”回返了雅安。吉林伉俪俩乐呵呵地把这些个邮戳儿收拾在一块儿,结集成了一套全部包括全国大多地名带“龙”字的地区邮戳儿大合集:“龙”戳。   “为着集好‘龙’戳,我们起早贪黑,收拾地址、邮件和邮戳儿,也累,可更多的是欣慰,”吉林笑着讲道,“邮寄‘龙’戳的邮费,全是我最爱的人出的,为这花光了她一年的奖金。”   “龙是中华人的共同体的象征,我们感到这事儿有意邮票收购义,累也值当。”张玲在一旁接过话锋讲道。   金婚夫妻   重演方寸间历史轨迹   在城市地区八一路吉林和张玲两位老人的家里,记者见到达老人口中“方寸间的历史”。   那是一套从其中国共产党一大到十六大的有关邮花集,吉林称其为“深深地记在党史,再创辉煌”。这部邮花贴片集记录了大半个百年以来,党和国度人的共同体所经历的历史轨迹,同时也展出了这样积年中,中国的沧桑巨大变化。   “看这处,是红军长征。”“这处,是民主社会主义建设。”“还有这,两弹一星!”……   两位老人捧着厚厚的一叠贴片,一张一张摊开,绍介上头的内部实质意义。   记者数了数,总共81贴挂片,完整地表达了这段时光中,国度人的共同体在不一样历史一段时间所经历的很多历史事情,八一南昌举事、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战争、新中国树立、民主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压根儿各无干的贴片有顺着次序地组拼凑,没察觉构成了现代中国一部革命和进展的历史诗,确实是“方寸间的历史”。   这些个贴片都是老两口费了很多力量,从集邮企业亲友、还有素未谋面的陌陌生人那边一张一张使聚在一起归来的。   “我和他都是旧社会形态苦过来的,起小儿就看够了国度的滞后和痛苦。如今,我们国度不止起立来了,并且坚强雄厚了。我们几十年来使聚在一起这些个邮花,主要就是想经过这些个小小的纸片,把那一些宝贵的历二十四史忆留住,让年青邮票收购一辈看见邮花,就晓得和记取这些个历史。”张玲一边儿收拾着这一大堆邮花,一边儿对记者讲道。  
http://www.52ybk.com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