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市场三问
如果没有邮政。
各种邮品就会变得毫无价值。
集邮是邮政的副产业。面临新的通讯和传递手段的挑战。
我国的邮政不断开拓业务领域。
集邮便是一个重要方面。但事情的发展很快便开始令人忧虑:在国外。
除了圣马力诺、摩纳哥等小国外。
集邮收入一般占邮政收入的3%—5%。
而我国去年集邮收入占整个邮政收入的27%。
达到78亿元;在一些地方。
集邮收入甚至已占50%以上。集邮收入的快速增长。
固然和集邮热有关系。
但更重要的因素则是邮票发行套数、印量的增加。
以及面值的大幅度提高。我们拿邮票年册来对比一下:1988年。
除了普通邮票外。
我国共发行邮票24套。
总面值21.24元。
其中面值最高的是三种小型张。
都是3元。到了1998年。
我国共发行邮票31套。
总面值144.6元。
是10年前的6.8倍。
面值最高的《海底世界·珊瑚礁观赏鱼》全张为16元。随着邮政资费的上调。
今年发行邮票的总面值肯定又将高于去年。
仅9月底发行的《民族大团结》。
面值即达44.8元。
是1988年全年邮票面值的两倍多。邮票套数和面值的一再增加。
对集邮者尤其是对那些购买力较低的大、中学生。
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集邮业务的增长如果只是通过增大发行量和提高面值来实现。
这种增长将是很脆弱的。
应该追求健康有序的增长。
保护资源。
保护市场。
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平常所说的纪念票和特种票。
只有少量信销。
绝大部分进入集邮者的收藏。
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一大部分邮票发行之后没有用于邮政。
而只是为了集邮。 集邮业务既然是邮政诸项业务之一。
它与邮政其他业务就存在着协调发展的问题;如果邮政的其他业务得不到相应发展。
集邮的“一枝独秀”也是不能持久的。首先。
集邮资源不是无限的。
在过去的50年里。
我国一些重大题材许多都已上了邮票。
有的甚至已一而再、再而三地上。
如长城、熊猫、黄山等。
“第22届万国邮联大会”这一主题。
仅小型张就发行了3枚。中国的邮票将永久地发下去。
“过度捕捞”将产生恶果。其次。
我国的邮市看起来火爆。
但也很脆弱。 其实实现邮政的增长有很多途径。
要想把集邮的增长“压”下去。
就应该继续拓展经营领域。
比如在邮政快递、邮政金融以及商业函件上做文章。以商业函件为例。
在欧、美国家这种函件的应用相当普遍。
在美国。
邮政业务一半以上的收入来自这项业务。而在我国。
这项业务的总量在整个邮政业务量中只占15%左右。
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总之。
邮政的增长主要不能靠集邮业。 花纸头为何满天飞?
不久前。
人们在邮市上突然发现了一套我国足球明星邮票。在我国的运动项目中。
足球是比较落后的。
“冲出亚洲”至今还是一个口号。邮政部门怎么能专为足球明星发一套邮票呢?细看才知道。
这是由南美某国发行的。了解内情的人说。
实际上它是由国内一些邮品公司操作的。原来。
在某些国家。
邮票的选题是很不严肃的。
只要给足够的钱。
什么题材的邮票都可以出。因此说。
由某国发行的这套邮票。
可能在那个国家一枚也没有销出去。
全部给拉到中国“蒙事”来了。一些集邮专家已经指出。
这套邮票基本上没有收藏价值。
等同于花纸头。 在国内市场上。
花纸头同样是满天飞。国家邮政局每发行一套邮票。
各种或者廉价或者昂贵的邮品便借机出笼。
什么邮票发行纪念张啦。
纪念册、纪念卡、纪念封啦。
什么人都能印邮品。这些邮品有的贴上邮票。
有的本身就像邮票或小型张。
只是没有面值。
有的甚至沾金贴银。如果你去参加某套邮票的首发式。
你的感触一定会更深。
你能从那里买到许多花花绿绿的邮品;尤其是每年发行十二生肖票时。
几乎每个省市都要出一大堆东西。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邮品。
充其量只
能说是纪念品。 邮品和花纸头的泛滥。
已经使邮品贬值。
同时扰乱了集邮市场。在北京月坛邮市上。
这些所谓的邮品很少有交易。一位集邮家声称。
除了国家有关部门发行的各种邮票、明信片、邮资封及首日封等。
别的邮品他基本上不买。
因为没有收藏价值。 垄断经营还是放开经营?
邮票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还需要预定(有的地方预定时还要交押金)的“商品”;如果不预定。
你也可以买到。
但已是经过加工的所谓的“邮品”。
这一“加工”。
“附加值”就上去了。
常常邮折、邮册的价格高于邮票的面值。一位集邮公司的负责人说。
光靠卖邮票赚不了钱。
所以必须加工各种类型的邮品。 一方面是集邮公司声称经营难。
因为上面年年压指标;另一方面是集邮者叫喊买票难。这两难显然很矛盾。
现在的集邮市场到底是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如果是买方市场。
应该随便进一家邮局或集邮
公司门市部就能买到新发行的邮票;如果是卖方市场。
集邮公司不用费力就能大赚其钱。两种结果都没有出现。
这就值得反思了。 有人说。
现在的邮市太冷清了。
邮票印量应该减少;但更多的人认为以前邮市的火爆是不正常的。
是炒作的结果。邮票本身并不具备那么高的升值能力。
邮票印量也不应过多地受邮市的干扰。
在邮市“冷清”的今天。
新发行邮票照样难买。难道非得邮票发行当天便身价数倍你才高兴?难道每一套邮票出来都大肆炒作一番才叫“火爆”?邮品的升值。
应该是通过时间来实现的。
新发行邮票立刻以高于面值的价格出现在市场上。
是极不正常的。在集邮业里。
现在迫切需要弄清什么是行政行为。
什么是市场行为。
绝不能把两者搅合到一起。
否则邮市便不是真正的邮市。 只有有特权的人才会大喊“减印量”。
因为减少印量等于给他们送钱。
只有他们能够大量地拿到邮品。有些邮票还没有发行。
便有邮商以低于面值的价格向外销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邮政部门可以拿到大打折扣的邮票。
他们只需重新打一个低一些的折扣把邮票销售出去。
就可以赚钱。为了杜绝这种恶劣行为。
北京邮票厂在印刷邮票时。
只好给它们编上序号。
再按照序号向各省市分发;根据序号可以查出是哪个地方哪个部门在进行违规操作。尽管如此。
仍不断发现违规者。 这就是邮市。
这里没有市场经营。
只有对票源垄断所带来的不公平竞争。我国的特种邮票和纪念邮票。
印量一般在2000—3000万套之间。
这些邮票大多被各集邮公司瓜分。
据有关人士介绍。
在国外集邮公司都是私营的。
每发行一套邮票。
他们都可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购。
但在邮票发行一年之内。
不能加价销售。国外的邮票在发行两、三年之后。
价格也就上涨10—20%。我国的集邮公司基本上都是国有的。
民营邮商的经营只有吃些残羹剩饭。
或者去巴结国有集邮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如果不能改变这种情况。
邮市将会越发“冷清”。
甚至会给毁了。
邮票回收
http://www.52y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