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

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中国邮票回收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 场A1093包房

手 机:15210093958  汪先生

QQ:2586199133

邮箱:2586199133@qq.com

网址:http://www.58ybk.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上海集藏行藏品资讯

上海集藏行

分类:藏品资讯 浏览:
上海集藏行       因事去上海。
       由于爱好集邮。
       便决定抽空去邮市转一转。 首先。
       我来到“世界最大邮市——卢工邮市”在邮市门前照了两张像片留作纪念。
       并在门外地摊上买了几份集藏类报刊。
       然后购买门票进入邮市。刚将门票伸给邮市保安验看。
       便见几个“邮市二传手”围过来问我:“带了什么东西?”我回答道:“我来看一看。”他们马上又问:“你需要什么东西?” “卢工邮市”主要分成包房、外席、外场三大块。
       除了经营邮、币、卡“三大主力”品种外。
       还有出售股票。
       礼品等物的摊位。 第二天。
       我决定去有“中国四大邮市之一”称谓的“上海太原路邮市”看一看。       坐车来到太原路。
       问了几个过路人。
       都说邮市早搬走了。
       但不搬到哪里去了。
       问一位邮局女投递员。
       她也不太清楚。我掏钱在路边的报刊亭买了一份报纸。
       卖报者才告诉我:“邮市搬到云洲大厦了。” 我一直找到大木桥路。
       才看见了云洲大厦。在大厦底下的楼周围。
       有一个收藏品市场(只在周六、周日开放)。在藏市上边看边转。
       来到一个出售杂物的摊位上。
       我便从中挑选一些邮品。其中。
       发现几封“文革”结束不久从香港寄至上海的信件。
       信中说的都是“民族资本家”的一些家事。
       从中可知就是在“文革”期间他(她)们家人之间的通信还是比较正常的。 摊主因有事要走。
       便问我“要不要一枪打?”我问:“什么叫一枪打?”他说:“就是这些东西全部卖给你。”我说:“一枪打就一枪打!” 一共是三大袋杂物。
       除了封片外。
       还有:抗日战争初期香港某公司派员视察上海分部的公函。
       早期报刊。
       建国初期某专家的俄文资料。
       各种“文革”物品。
       某画家的绘画作品、书籍。
       包括巴金旧居在内的上海各种中外建筑的影集。
       各种票证、旅游门票的地图。。。。。。因东西太多不好带走。
       我便决定从中挑选一些需要的集藏品带走。 边上的人见状都围过来将袋中的东西倒在地上。
       伸手从中挑拣东西。先后有20多人挑好东西后问我:“多少钱卖?”我估计那些物品价值几十元、几百元或上千元。
       我想大家都是爱好收藏的人。
       便宜一点卖给他们算了。我一般都开价5元或10元。然而。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
       他们都还价说:“1元钱!”我差一点就冲口而出“你们的心也太黑了!”但我还是忍住了。
       挥挥手说:“拿去吧。”旁边卖古董摊位的人提醒我:“你要看紧点。
       许多人把你的东西偷走了!”我说:“没办法。
       有的人是又偷又抢。” 我翻到三沓稿纸。
       上面的一篇是用蓝色钢笔字书写的“文革样板戏”《海港》!因时间太久。
       钢笔字也褪色了。我开始还以为是哪个“革命文艺宣传队”没钱买铅印剧本。
       便用钢笔抄写下“样板戏”剧本以供排练用。我顺手将手写剧本放在一边。
       又翻找起邮品来。边上一个胖胖的中年人拿起剧本翻看了一会儿便叫我卖给他。
       其他人叫胖子给他们看看是什么内容。
       胖子赶紧将稿纸塞入包内迅速走了。 我后来又翻找到一部分剧本手写稿。
       还有交代材料。
       材料上说:江青、姚文元来到上海。
       由徐景贤(上海造反派头头)把他(材料上来署名。
       是上海京剧团团长?还是《海港》的作者?)叫去。
       讨论有关修改和排演“样板戏”的事。我这才知道这些可是好东西!那三沓稿纸很有可能就是“文革现代京剧、革命样板戏”《海港》、《泸家浜》、《奇袭白虎团》的手稿。
       文5《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胜利万岁》邮票上就有它们的身影——文5(9——1、3、5、6、9)。 然后,我来云洲大厦五、六楼的“太原路云洲邮币卡市场”。
       购买了一些邮品。 我去上海市“南京东路步行街”游玩时。
       看见一个集邮门市部——我在1986年到过此处。
       里面陈列的各种邮票令我大开眼界。正是那次际遇我又重新(我以前收集的邮票全被偷掉了)爱上了集邮。
       一时之间各种复杂觉一齐涌上心头。。。。。。 后来。
       我来到位于上海南京西路的集邮大楼。
       在大门外摄影留念后便进入大楼内。
       集邮大楼一至四层都是出售邮品、邮刊、礼品的柜台。
       七楼是《上海集邮》编辑部。在一楼有张桌了。
       专门用来盖邮政纪念。
       风景戳;二楼有个邮局。
       邮戳上局名是“石门二路”。 因要回江西。
       我便将买来的邮资片交给一位在上海打工的朋友。
       委托他有空时去上海集邮大楼。
       在邮资片上加盖纪念戳后寄给与我多年交往的郭润康前辈等师友。       逛了上海的邮市后。
       现谈一谈我所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和看法:(1)邮市上有假邮品。
       购买时要小心。(2)我亲眼看见。
       经常在邮刊上登广告“优惠价出售邮品”的邮商。
       是将低价收购来的残次邮资票品经过一番翻新加工。
       然后“优惠”卖给集邮者。(3)“集邮冷”造成邮市上不少商棚、摊位租不出去。
       一些集邮者和邮商在谈论集邮的现状与未来时都是非常气愤和持悲观态度。但我认为。
       邮政部门每年都从集邮者身上赚取几十亿元钱。
       如能从中拿出20%(10多亿元)来搞活动。
       中国的集邮事业一定会红火起来!但全国大多数邮局都非常小气。
       根本就不舍得拿出一分钱来搞集邮活动——不动则死!虽然现在看电影的人不太多。
       但影视部门却舍得花巨资搞各种活动。邮政部门与之相比就差得太远了! 邮票回收 http://www.52ybk.com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