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邮十佳建议
由网络集邮联谊会、《中国集邮报》、“中华集邮网”联合开展的“网络集邮十佳建议”评选活动。
最终评选出10条建议。
内容如下(以得票从多到少为序)。1. 正确引导。
加强“集邮网站”的推荐与宣传集邮者以网络为工具进行集邮活动。
必然会浏览各类集邮网站。目前集邮网站种类繁多。
正确引导并吸引更多集邮者参与网络集邮活动尤为重要。
《中国集邮报》在宣传网络集邮方面责无旁贷。建议每期“网络集邮”版面开设“邮网览胜”栏目。
对各网站内容及特点进行介绍。(王光珉)2.发挥网络优势。
普及集邮知识。
提高集邮水平建议制作“如何集邮、怎样制作邮集、怎样欣赏邮集”等内容的教程。教程要图、文、声并貌。
要有系统性、规范性、指导性。
可以是真人实物。
也可以用动画的形式。集邮者可以通过网络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刘荣发)3.建议每个月搞一次网络邮品拍卖或邮品交换活动每个集邮者都要买进或交换多余的邮票。
有时也要卖出部分藏品。通过网上的邮品拍卖或交换活动而得到自己所缺的邮票。
何乐而不为!(何国辉)4.健全“网络集邮联谊会”的博客功能建立“网络集邮联谊会”博客的分类(子博客)。
并做好链接。可以根据邮友集邮方向来做好分类归属。这些子博客可以分为:网络集邮联谊会生肖分会、网络集邮联谊会传统分会、网络集邮联谊会封片分会。
等等。另外。
在每个子博客里面做好会员博客的链接。
这样浏览者就可以直接进入各会员博客。
欣赏博文。也可以将会员发表的优秀博文转载到母博客中供大家浏览。(李久俊)5.网络集邮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建立健全组织结构的同时。
可以开展相应的活动。组织网上邮展活动。
可以请专家小组成员和各个会员参与邮展规则的制定;在新邮代办方面。
可以利用会员遍布各地的优势。
组织或者邀请有代办能力的会员为本会会员代办新邮原地邮品。
也可以发出相应的帖子或者在qq群中发布。
以便会员有所选择地订购自己需要的邮品;在学习提高方面。
可以请qq群内专家或者有经验的会员定期开展相关邮品知识方面的制作与点评。
如首日封的制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郭士江)6.每个季度在网上组织一次邮展。
让网友可以在网上观看集邮展览参观邮展。
可以增长知识、结交朋友。但是许多人没有时间去全国各地观看邮展。
那么网上邮展的优势就突显出来了!网上邮展可以随时观看、欣赏。
也可以保存网上邮展的资料。
供自己或他人学习。(何国辉)7.提高邮文水平。
有组织地开展点评活动现在。
集邮者在网络上建立了许多集邮博客。这些博客虽然展现了集邮者个性和集邮特点。
但是。
这些博客良莠不齐。大家期待通过一些活动来进行引导和指导。
可以由集邮媒体在每个月指定一篇博客。
大家可以在后面跟帖点评。
然后再刊登在报纸上。
附上好的评论跟帖。
最后请专家点评。(候绍庆)8.给“网络集邮”定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网络集邮”这个新鲜事物逐渐被集邮者熟知。
但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科学的、统一的、规范的定义。
也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分类。制定权威的定义势在必行。
不但可以给“网络集邮”正名。
更有利于“网络集邮”的健康发展。(王海涛)9.利用网络的便捷和低成本。
对青少年集邮者进行培训网络集邮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他们虽然没有很多的现金去参与实体集邮。
但是网络集邮可以让他们从观赏各类邮集的过程中获得与现场观展相似的乐趣。同时。
当他们有不懂的地方。
可以方便地向前辈们请教。我建议网络集邮联谊会不定期对广大会员(特别是青少年集邮爱好者)进行培训。
可以是网络视频的形式。
也可以是网络日志的形式等。(曾庆峰)10.关于网络集邮联谊会会员的管理会员入会自愿。
退会自由。
这是每个会员的权利。我建议本会可实行“一会两制”:会费会员制和网络会员制。会费会员制。
顾名思义。
策划本会集邮活动需要资金。
由于集邮活动的高额资金不是一两个人可以承担的。
必须要有会员的筹集和认捐。
会费会员实行定额年会费缴纳制。网络会员制。
这主要是给予借助本会进行网络集邮互动的邮友进行会员管理。
有组织就得有管理。
网络会员也一样需要接受组织的管理。两种会员制。
我建议用两种编号管理。
目前一起用的会员编号办法适用于会费会员。
邮票回收
http://www.52y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