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

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中国邮票回收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 场A1093包房

手 机:15210093958  汪先生

QQ:2586199133

邮箱:2586199133@qq.com

网址:http://www.58ybk.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藏品资讯 » 王赢余:集邮杂谈藏品资讯

王赢余:集邮杂谈

分类:藏品资讯 浏览:
王赢余:集邮杂谈 在手机、电子邮件、qq等通信方式流行的今天。
       邮票已经为一些年轻人所陌生。
       但邮票收藏仍是“嗜好之王”。
       是第一大民间收藏。由于我个人的嗜好。
       我平日接触的集邮爱好者。
       邮票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他们会拿着放大镜对着一枚邮票看个半宿。
       会为了购买热门邮票半夜三更去排队。
       会因为邮票的齿孔、暗记等话题和别人争个面红耳赤。
       我十分敬重这些痴迷的集邮爱好者们。
       他们中的部分人是不会期冀着通过购买邮票去发财。
       而是一种纯粹的。
       源自内心的喜好。正是有了这样的一个群体的存在和现在经营理念的变化。
       邮票的价值才会凸现并不断提升着。    一、建国以前的集邮活动    集邮从西方传到我国。我国于1878年发行了“大龙”邮票。
       次年的6月13日。
       上海《申报》便刊出一则在华的外国人“收买信封老人头”的广告。
       “老人头”即当时人们对邮票的别称。    1922年。
       我国第一个集邮组织—上海神州邮票研究会成立。
       出版了《神州邮票研究会会刊》。
       并经常举办邮票交换活动。1925年成立了中华邮票会。
       此后又有新光邮票研究会。
       甲戌邮票会等相继成立。此后。
       为集邮活动服务的集邮商社也相继诞生。
       至1949年。
       我国集邮商社达400余家。    二、建国以后的集邮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十分重视集邮事业。中国集邮公司(后更名为中国集邮总公司)于1955年宣告成立。改革开发后。
       我国集邮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1982年。
       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成立。1983年。
       我国先后加入国际集邮联合会(fip)、亚洲集邮联合会(fiap)。
       标志着我国集邮走向世界。
       我们集邮活动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我国先后于1996年、2003年和2010年举办亚洲国际集邮展览。1999年和2009年。
       万国联盟大会和世界集邮展览在我国举办。
       也推动了我国集邮活动的发展。
    三、邮市的未来    解放思想经营邮票。
       做到收藏、投资两相宜。1978年小岗村农民按的手印带动了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到来。
       彻底解放了农村生产力。由此让我想到我们的山川承包给老百姓植树。
       不要国家投一分钱。
       只要给政策五十年不变就行。
       老百姓如植十万棵树。
       一棵一年长一元钱利润。
       十万棵就是年收入十万啊。
       既改善了生态环境。
       老百姓又得实惠。
       是双赢的局面。而我们的邮市呢?只要调整适当政策措施到位。
       邮票每年有百分之十至三十的涨幅。
       集邮协会充分发挥作用。
       二千万集邮者几年就能达到。
       集邮文化得以弘扬。
       邮政的集邮收入也会稳步增长。
       多好的事呢。
       怎么不干呢?    现在社会闲散的流动资金非常大。
       千万、上亿资产的个人有不少。
       而我们未开发的邮市的一些品种、一个人就可以有能力做桩一个品种。
       如果给予一些必要的引导让他们做大做强。
       并进行产品开发呢?我们应该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做好弘扬集邮文化这篇大文章。我们千万不能身在二十一世纪而头脑还停留在十九或二十世纪去思考问题、甚至以老框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俗话说的好。
       思维决定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因此。
       我们要用现代收藏。
       投资加经营的理念去解决我们当前邮市面临的问题。
       还何忧邮市的未来呢?    历史将会告诉我们邮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期待明天的中国更好。
       中国邮市更好邮票回收 http://www.52ybk.com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