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商业性邮票投资,踩准了节奏,利润可观;乱了方 寸,则亏本难免。只要进行商业邮票投资活动,只要这种活 动还没中止,那么,利益和风险就始终同在。而这种风险,鲜 明的表现形式是,手中有大量的邮品,出手就亏;不出手,又 只能压在箱子里,不知何年何月才有出头之日。商业性邮票 投资者倘若遇到这种情况,处理的办法有三种:先抛售后补进
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在中国,集邮髙峰与集邮低谷是 具有周期性的。当集邮处于高峰时,邮票价格高得玄乎;当 集邮处于低谷时,邮票价格又一落千丈,价格间的差距一般 在20“至60“之间,周期长的四五年,短的也在一二年,并 且这种周期的长短,决定于外力的推动,一般邮人无能为力, 只能望“上”兴叹。
因此,在一个时期的集邮高峰过后,若邮票投资者积压 了大量的票品,还能够抓住邮市尚未进入“一片白茫茫真干 净”的时机,杲断决策,降价销售手中的邮品,其损失的程 度还能降低在最低限度里。因为,集邮髙潮刚过时,邮品的 价格一般与高峰期的价格差距甚小,这时拋售,一般邮人对 价格的认识程度,往往还囿于向后比,即与集邮高峰期的价 格比;而不是向前看,即与即将到来的集邮低谷时的价格比。 若再过一段时间,邮价跌势明显,反弹大势已去,一般邮人 的心理又将发生变化,即买涨不买跌。到这时,邮票投资者 再处理积压票品,就为时已晚了。因此,要处理积压票品,迟 处理,不如早处理;冷处理,不如热处理;徘徊观望,不如 当机立断。
再一点,集邮高潮刚过时,邮市已不如高峰期热闹,低 邮价上涨对一般邮人还是有很大的诱惑力。邮市上的邮人,也 不会立即就全部消失。但当邮价一步一跌时,光顾邮票市的 人数就明显减少了,邮市的气氛也明显不同了。因此,抓住 邮人在邮市活动的机会尚多的时机,销售邮品,其成交的可 能性就相对大一些,买卖也将活一些。一旦邮市萧条,卖主想“跳楼”,也“跳”不了了,
邮票投资者如果处理积压票品时,“水稻损失杂粮补”的 可能性就增大了.比如,将抽出的资金暂时转向其他投资领 域,待邮票价格跌入底谷时,再大量吃进.这种先抛售后补 的方法I也是销售战略上的一种以退为进的有效方法.再以 《90,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小全张为例,1991年集邮高 峰时,最髙价为每枚45元,高峰刚过时,首先价格跌为42元, 然后再跌至40元、35元、30元,并在28元的价位上徘徊了 将近1年时间,到1992年12月中旬,才最后跌到18元左右丨 倘若邮票投资者以45元1枚的最高价格购入了 100枚,资金 总投入为4500元,当市场价格跌到42元1枚时,以40元1 枚的价格全部抛售,那么,他只亏损500元.若将利息作为 一个因素考虑的话.@基本上没有什么利息损失.但当它到 市场价格只有18元1^[时抛售,或继续压住,那么,相对市 场价格来说,他的票面亏损瓶就达到2700元,若按1年期的 国库券利率计算,计息360元.这样,总计亏损就在3000元 以上了,若当时立即抛售,待价格跌入18元左右时再补进, 情形就大不一样了,其票面收入与收回资金的利息补进相抵, 实际绝对亏损颧就只有140元了.如果市场启动,其增值的 可能也由于购进价格基数低,而大大高于压票者了丨因此,采 取果断措施,降价销售积压票品,是一种减少损失的有效方 法.
不抛售只钋进
不抛售,只补进,拿邮市行话来说,叫“拉差价”。所谓 “拉差价”,就是邮品价格持续下跌后,对已经积压的票品,妥善保存起来,待邮价跌入底谷时,再分期分批大量吃进同类 票品,以拉平邮品的价格的平均指数,待邮价启动并趋向高 峰时,再进行销售,以度过亏损,获取利润。以《三国演 义》(第1组)小型张为例,1991年集邮髙峰时,这枚小型张 最高价位为58元,一般价格水平为50元,若邮票投资者以 50元1枚的价格购入一盒,接着市价看跌,到1992年12月 时,再以35元1枚左右的价格购入一盒,那么,200枚小型 张的平均价格就只有42,50元1枚,与市场叫价基本持平了 # 若再以35元1枚左右的价格购入1盒,那么,300枚小型张 的平均价格就只有40元1枚了.即使在集邮低谷时零售,也 不会亏本了9
采取不抛售,只补进的方法“拉差价”,被许多邮票投资 者所采用。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不承受降价带来的 帐面经济亏损,容易实现心理上的平衡。但从本质上讲,与 先抛售,后补进的方法比较,仍有不足的地方。最主要的是:
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并且这种经济实力要与钳 期购入邮品的价格、数量相适应,才能弥补帐面上的亏损I (之)对投入的票品,要准确地估价,倘若路走偏了,很难踮 身,容易被套住I 口)与前一种方法比较,即使手中票品釘 价位被拉平了一些,也还是要高于市场实际成交价。邮票介 格全面启动时,其增值幅度也要小一些,
邮票回收
http://www.58yb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