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票回收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 场A1093包房
手 机:15210093958 汪先生
QQ:2586199133
邮箱:2586199133@qq.com
网址:http://www.58ybk.com
纪念张是一种由有关部门、群 众团体、个人为纪念某项集邮活 动,或纪念有关人物、事件而印制 的与邮票小型张相似的美术图片。
我国最早出现的纪念张是 1940年5月5日,上海新光邮票研 究会为纪念邮票诞生100周年印 制的,共2枚,刷色不同,图案均是 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共印 制1500套。早期纪念内容大都与 集邮活动有关,邮票收购者也多为集邮 爱好者。这是因为纪念张酷似邮 票小型张,有的还打齿孔,为集邮 者所喜爱。由于早期印制的纪念张数量少,形式单一,未形成收藏气候。
1979年,中国邮票总公司在香港举办中国邮票展览,同 时发行《中国邮票香港展览纪念》纪念张,全套4枚,由北京 邮票厂用雕刻版印制,编号发行500套。由于发行量小,已成 为纪念张中的珍品。1982年,中国邮票总公司与商务印书馆 香港分馆邮票艺术中心联合在香港举办中国解放区邮票展 览,中国邮票总公司印制发行了 1枚《中国解放区邮票展览 ^香港》纪念张,雕刻版印制,主图为区票珍品赣西南赤色邮 票,在这枚纪念张上,第一次打上了齿孔。
随着国内集邮活动的开展,从1983年起,纪念张收藏 “热”悄然兴起。各集邮协会、邮票公司及一些机关团体纷纷 印制纪念张,为收藏者提供了广阔的收藏天地。为纪念张 “热”火上浇油的是我国从1981年起,由《集邮》杂志组织一 年一度的最佳邮栗评选,对中选者赠发一枚“评选纪念张”。 《集邮研究》杂志曾于1984年第3~ 6期展开了关于纪念张 问题的讨论,共刊发不同意见文章27篇。其主要论点有:纪 念张不是集邮品,集邮者不应该收集;纪念张尽管可以收集, 但不属于集邮范围;纪念张是一种新的集邮品,它的出现为 集邮增添了光彩。大讨论之后,纪念张收集热逐步降温。近年 来,由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藏门类丰富,收藏热升 温,又有不少收藏者注意到纪念张的收集、欣赏和研究。
纪念张的分类,至今没有权威性意见。就其纪念内容分, 大致有下列几种:
最佳邮票评选纪念张从1981年起,每年一度的最佳 邮票评选主办单位均要印制发行1枚纪念张,图案都以“生 肖”为题,深受群众喜爱,其中1981年的“猴张”,已成为竞相 搜求的珍品,并且出现了赝品。
邮展纪念张如1989年10月,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在 北京举办全国邮展,印制发行了 1套2枚《中华全国集邮展 览’89 ^北京》纪念张。地方性邮展或个人邮展也有印制纪念 张的,如韶山《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西宁《个人集漫话纪念张邮藏品展览》、《林霏开集邮趣味展览》等。
邮事活动纪念张邮事活动内容十分广泛,除邮展外多 指与邮协、邮票公司有关的事物,如《云南省集邮协会成立纪 念》、《上海市集邮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华全国集邮展 览报告会》、《香港雄獅邮票公司创业五十周年纪念》、《甘肃 省邮票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念》等。还有一些系邮报刊,利用印 制发行纪念张来扩大宣传,如《纪念集邮杂志创刊35周年》、 《中国少年集邮创刊纪念》等。还有一些其它的邮事活动,如 中国邮票总公司为致谢全国邮票订户,曾印制发行《赠中国 邮票的珍藏者》纪念张,赠送集邮者;常州市邮票公司为儿童 附捐邮票发行而印制发行的纪念张。
其它纪念人物事件的纪念张由于纪念张题材灵活,不 少与“邮”无关的纪念张相继出现,使纪念张家庭更加兴旺发 达。例如,南京邮票公司1984年发行《庆祝南京解放三十五 周年》;辽河油田邮协发行《辽河油田实现原油年产一千万 吨》;张家口市邮票公司1989年发行《纪念京张铁路通车八 十周年》等。还有一些关于人物方面的纪念张,如《陈嘉庚先 生创办集美学校七十周年纪念》、《辛亥革命先驱黄兴诞生 110周年》、《孙中山诞生117周年》、《姜治方先生逝世四周年 纪念》(注:姜治方是我国著名集邮家)等。
纪念张的分类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还可以按 发行时间分,按图案内容分,按结构形式分,按表现手法分, 等等。
纪念张之所以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喜爱,因为它本身具有 许多特色。首先设计者不少是邮票设计家,他们功底厚,作品 十分精美,且酷似邮票小型张。其次题材广泛。邮票选题受各 方面的限制,往往很难反映许多地方的事和人,而纪念张的 选题自由得多,特别是一些省县级的重大事件,发行邮票是 不可能的,只能用纪念张来表现。第三,不少名画出现在纪念 张上,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油画、范曾的《老子出关》图、天 津的杨柳青画、古画《清明上河图》等。第四,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1984年西北五省区举办集邮联展,五个省各发行一枚 纪念张,主图均富有个性^陕西的西安古城楼,甘肃的敦 煌壁画,宁夏的六盘山,新疆的髙昌古城遗址,青海的青海 湖,使收集者能领略祖国大西北的风光。第五,纪念张使不少 珍贵邮票亮相,如大淸的《大龙》邮票,解放区的《湘赣边省赤 色邮票》,新中国的《关汉卿》、《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小型张 等,为广大邮票收购者提供了 睹珍邮风采的机会。
根据国际集邮联邮展规则,纪念张不是邮品,不能参加 展出。但是,集邮者们已将纪念张视为集邮纪念品,仍十分重 视收集和研究,因为它们上边记载了不少与集邮和邮票有关 的资料。作为一种收藏,纪念张也可以公开展示,其方法如烟 标、报纸、门券样,同样可以起到宣传作用。在不少地方举 办的职工业余兴趣展览上,已有成功的经验。纪念张展集的 组织和邮集有类似之处,若加适当标题、文字,完全可以组成 一部出色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