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

最新文章

联系我们

中国邮票回收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3号邮币卡市 场A1093包房

手 机:15210093958  汪先生

QQ:2586199133

邮箱:2586199133@qq.com

网址:http://www.58ybk.com

当前位置: 首页 » 邮票资讯 » 为迎接海珠桥通车 邮迷自资印寄2000纪念封邮票资讯

为迎接海珠桥通车 邮迷自资印寄2000纪念封

分类:邮票资讯 浏览:

为迎接海珠桥通车 邮迷自资印寄2000纪念封

邹道崇用放大镜看邮票。

为纪念海珠桥修复通车而设计的纪念封。

一个从广州寄往美国纽约的信封上有海珠桥邮票。

广州邮票迷自资印寄2000个纪念封迎接海珠桥通车

明天,海珠桥将修复通车。届时,一式4款共2000个以《风雨八十载 脱胎换新骨》为题的信封将从广州寄往海内外各地。这些信封全是广州的集邮爱好者们自发自资。回望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广州推出的第一款纪念邮票,主角还是海珠桥——炸毁前的原貌。广州老年邮局局长邹道崇耗时10年,斥资10万元,收集了30个实寄封,过千张当年的海珠桥邮票,讲述着桥和城市的故事。

文/记者何道岚 图/记者苏俊杰

69岁的邹道崇是广州老年邮局局长。海珠桥”是老人近来的生活主题,一为9月1日通车当天寄出纪念封作准备,二为在文化公园展出海珠桥的历史邮票作准备。

名为《风雨八十载 脱胎换新骨》的广州海珠桥修复通车纪念”封,是一式4款的带邮票信封,由广州市内众多邮票爱好者共同策划设计,并自费出资印刷,共500套2000个。

第一款:20世纪30年代建设工程中,1933年建成,胡汉民书海珠桥”。

第二款:1938年遭劫,1949年被炸,1950年11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委托衡阳铁路管理局广州分局重建”。

第三款:20世纪60年代场景,20世纪70至80年代单车大军过桥,1974年扩建后的外观(彩色)。

第四款:安装仿旧路灯,2012年2月大修动工,大修后夜景效果。

9月1日当天,2000个纪念封将从广州各地的邮票迷手中寄往海内外各地。

首邮不易:

中大老师设计,香港地下党印刷

新中国广州的第一张邮票是名为广州解放纪念”的邮票,画面中的主角正是海珠桥。纪念票上的场景是海珠桥的旧貌,即被炸前的原样。这一张小小的邮票,后面是很多人的汗水和辛酸。”邹道崇介绍,该邮票其实是在新中国成立前设计,新中国成立后发行,异地印刷,本土发行。此话怎讲?当时,纪念邮票箭在弦上,但不能冒险在广州印刷,只能委托给香港的地下党”。待1949年10月广州解放,11月10日,邮票及时面世。

该邮票的设计者据称为原中山大学土木系老师马次航。广州解放的代表景点,他独钟海珠桥,以及一桥两岸的景致民风。

海珠桥夜景”漂洋过海半世纪

从今天起的一连4天里,邹道崇将携价值超过10万元的海珠桥专题邮集,在荔湾区文化公园免费展出。邮票过千张,实寄封30个,全是同一幅海珠桥夜景。邹道崇向记者展示了千金不换的独家收藏。

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james博士”,这是老人珍藏的海珠桥邮票实寄封的第一个来源,引领了他踏入追寻海珠桥纪念邮票和实寄封的生活。

海珠桥的风景,便如此漂洋过海,在近半个世纪里,辗转返乡,回到诞生地的有心人怀抱。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